雖然市面上有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鍵盤,但它們的鍵面卻很相似。大一點的上面有一排功能鍵,右邊是類似電算機的數字區,但主體不論大小一律相同,是一塊15行5列的鍵入區,最上列是數字鍵,最下列是空白鍵與視窗鍵,中間夾著3列的文字輸出鍵,其左上角由左至右排列QWERTY字母,是該種鍵盤的獨特配置,也是名字由來。或許有人會說:這又如何?其實這裡面有兩個古怪。首先,為什麼鍵盤要用這樣奇怪的方式去排列字母,它是怎樣創造出來的,有什麼便利性?其次,這樣排列的鍵盤為什麼到處都是,不論到美國去歐洲幾乎都是這樣?以下就由這兩個線索回顧標準鍵盤的發展,看看它如何進入我們的現代生活。第一個線索必須追溯到比較遠的歷史,卻不難了解。簡單說,電腦鍵盤的鍵面配置來自於文字處理機與電動打字機上的鍵盤,而電動打字機的鍵盤又來自於更早的機械打字機,而QWERTY鍵盤便是第1 個量產機械打字機配備的鍵面系統,由其研發者蕭爾斯(ChristopherSholes)在1868年所製作。而為何要把QWERTY排在一起,又有何便利性呢?很意外的,如此安排的初衷並非讓使用者可以更方便鍵入,而是要他們不要打太快。蕭爾斯的理由是這樣:因為打字機需要用按鍵催動後面的擊錘,把末端的字模敲打在紙面上,因此如果打字速度太快,前一個擊錘尚未歸位時往往會與後來的擊錘絞在一起,造成故障。因此他把不會連續使用的鍵排在一起,把常用鍵放在比較弱的手指,讓機械可以在「合理速度」下順利運作。當然,這種配置也有商業考量。當買下專利的雷明頓(Remington)公司推出產品時,它把R鍵移到最上排,以便可以只用一列文字鍵示範出「打字機」(typewriter)一字,給使用者一種方便的印象。總之,就像QWERTY 這個奇特的新生字一樣,QWERTY鍵盤也是很偶然的歷史結果。它無關科學上的思考,而是多方社會折衝的結果。但如果這個配置如此不便,那怎會變成標準呢?這個問題雖然比較複雜,但並非無跡可循。基本上,商業邏輯是主要推手。雖然鍵盤配置不在打字機的專利範圍內,但由於在初期打字機是雷明頓公司的獨門生意,QWERTY鍵盤順勢成為使用者不得不克服的障礙。即使它初學時不方便,但努力下還是可以適應而有不錯成績,而教授這種鍵盤的打字學校也慢慢增加。於是,在 1888 年第 1 次的打字比賽中,QWERTY鍵盤以其專業「打」手順利擊敗其他鍵盤配置的業餘使用者,該鍵盤也取得市場的主導權。這個地位甚至到1930年代電子打字機出現,其最初的配置原因消失後都沒有改變。在這個過程中有個感傷的例子是Dvorak鍵盤。它由華盛頓大學語言教授德弗札克(August Dvorak)研發的,聲稱考慮英語字母的使用頻率,讓手指的移動減至最少,又可因應左右撇子的需要,是最科學的鍵盤配置。雖然德弗札克做了不少行為效率分析,推廣其鍵盤的優越性,但終其一生它都沒能攻城掠地,更遑論取代QWERTY鍵盤。在去世前德弗札克歎道:「我試著為全人類做些有價值的事,但我累了。他們就是死不願改!」
引用來源:
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40512272166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ieica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